01.jpg
這張就是鏡頭內部結構,中間扇形所圍成的小洞,就是「光圈」

(本篇原本是寫給自己朋友看的,為求讓初學者或是完全不懂攝影的人了解,一些比喻與說明不盡完全正確,請大家見諒)

本教學帖目前一共三帖,分別如下:

帖子1 學會光圈,控制影像清析程度 (點我去課程)

帖子2 學會快門,抓住感動的一刻 (點我去課程)
 

帖子3 光圈 + 快門 + Your Sense = 作品(點我去課程)


 

一、「光圈」是什麼? 光圈就是相機、鏡頭的「眼睛」,這麼記就對了

簡單說光圈就是這個意思,想像一下,相機就是你的腦袋,透過雙眼將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「看進」你的大腦後,再進行解讀,如果說鏡頭是你的眼球,那麼「光圈」就是你「瞳孔」的大小,這樣子會不會很容易理解?

上面這張圖就是 Sigma 35/F1.4 鏡頭內部的結構之一,中間的小孔就是「光圈」,由九片扇葉圍成的小孔,而這小孔可以經由相機裡頭的設定,來決定這小孔的大小。這小孔就是用來決定「光線」一次進來的「量」,就像是水管的口徑一樣,當口徑越大,那麼一次流進/流出的水量也就越大。以下幾張照片,將分別自「大」到「小」分別讓你看看,透過相機調整光圈大小,實際上長的是什麼樣子。

f1.8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1.8

 

f2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2

 

f2.8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2.8

 

f3.5_resize.JPG

光圈孔徑值:F3.5 

 

f4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4

 

f5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5

 

f7.1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7.1

 

f8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8 

 

f11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11 

f16_resize.JPG
光圈孔徑值:F16

 

有沒有注意到,照片下方多了一行字「光圈孔徑值:F16」? 這是一套計算後的數字,在這裡不談這數字怎麼計算來的,初學者只要會用、會看就好。

 

當我們按下快門後,光圈會進行收縮,收縮至你設定的大小,底下的影片則是清楚呈現,當我們按下快門後,光圈葉片會收縮至你指定的光圈值,使用Canon IXUS 300HS 進行高速錄影呈現的結果:

 

 

 

當我們說「請使用大光圈」,指的不是說用「光圈值大的光圈」(如F16,16 這數字的確大於4),而是「實際孔徑」真的很大,即是說,當看這篇文章,當我說「這是大光圈拍出來的照片」,是指這個「孔」真的很大,即是眼睛的瞳孔真的很大,大到你的大姆指都能塞的過去,當然,你不可能真的把鏡頭拆開,再試看大姆指真的能不能塞進去 (相信我,這顆鏡頭F1.8真的很大),你只要知道,「光圈值」與「實際洞口大小」是呈「反比」就好,數字越小,實際的「洞口」也越大。

當日後我說「大光圈」就是「他的孔徑很大」,聽到別人說「大光圈」也是同樣的意思,懂了嗎? 了解後就可以繼續往下看了

 

二、認識「光圈」長怎樣,下一步是知道,光圈「大小」在照片上的變化

OK,你已經懂了,到底一顆鏡頭裡最重要的結構「光圈」長的如何,那麼接下來你心中會有一個問題是:


「是的,我知道經由相機設定光圈大小,也知道實際上長的是像那樣,在拍照上會產生什麼結果?」


這個問題很簡單,也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。


「實際光圈孔徑大小不同,可以改變畫面具體、清楚程度的範圍」這句話先放在心中,那麼我們同樣來看圖說故事。

以下幾張圖,是由上面這顆鏡頭拍出來的照片,分別是光圈「F1.8 / F2 / F2.8 / F3.5 / F4 / F5 / F7.1 / F8 / F11 / F16」 對應出來的照片,可以慢慢的看出,男主角喬巴後面的背景變化程度的不同。

F1.8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1.8

F2.0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2

 

F2.8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2.8

 
F3.5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3.5


F4.0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4

 

F5.0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5

 

F7.1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7.1

 

F8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8 

 

F11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11


F13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13

F16_resize.JPG
光圈孔徑:F16

 

這樣就全部了解了吧?  可以知道,光圈實際大小,可以改變畫面清楚程度

「光圈越大,背景越模糊 ,光圈越小,背景越清晰」只要記住這點就好了 (小小再提醒一下,光圈越大,指的是孔徑,實際的洞口也越大)


為了描述這種畫面清楚的程度,有一個專有名詞,我們稱作「景深」


照片越是清楚 (如 F13),那麼這張照片「景深」也越「深」,反之,照片清楚程度越少 (如F1.8),那景深也越「淺」。

 

三、小結

看到這裡,相信你也應該了解幾件事


1:相機就是人的大腦,鏡頭是你的眼球,那「光圈」就是你瞳孔的大小

2:光圈「值」越大,如F1.8,指的是光圈實際「孔徑」真的很大;光圈「值」越小,如F16,光圈實際孔徑也真的很小

3:光圈變化,能改變畫面清楚程度,光圈越大,畫面清楚程度也越小、越淺 (如F1.8),反之亦然。

4:第3點有一專有名詞,我們稱作「景深」,景深越淺,代表畫面清楚程度也越小,反之亦然。


攝影基礎第一課先到此為止,下一課將介紹「快門」是做什麼用的,第三課則是簡單說明,快門與光圈如何搭配,第四課是教你如何選購一台相機,如何看懂規格表,找出重要的選購因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otoFor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