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挑選相機時時侯,往往會注意到最近消費級數位相機的技術越來越進步,同時間也多出了許多讓人不清楚的名詞與功能。

本篇以富士F70為主,介紹 F70 功能中的EXR模式,以及介紹何謂 DR(高動態範圍)設定的差別

01.jpg  


首先介紹F70的轉盤。 F70 有一所謂的EXR模式,

02.jpg  


EXR 可以想像成是智慧場景模式,但與 P 模式又不太相同的一點在於,有些設定(如DR800%)只能在 EXR 功能裡頭的DR模式(範圍優先) 才能設定。 而EXR模式裡頭有三種設定HR/SN/DR三種不同的快速模式,本篇介紹以DR為主。

03.jpg  



04.jpg 

 

05.jpg  
本篇介紹DR模式為主。

 


在進入DR介紹前,先要說明的就是,一般拍照時我們通常會設定的如 ISO/影像呎寸/影像品質/白平衡/ 等設定,但是富士EXR系列的相機卻多了個D-Rng動態範圍的設定,那什麼是動態範圍呢?

06.jpg  
富士 EXR 系列多了一個拍照時的設定。


想先了解何謂動態範圍,可以先參考這篇文章的介紹:
點我看文章

看不懂沒關係,簡單的說,動態範圍越高,亮部與暗部記錄的資訊也越多,畫面層次也越漂亮,只要大概知道這一點就好,本篇只是用簡單的照片來呈現EXR模式中的DR模式,以及不同程式的DR設定所呈現出的差別。

選用DR模式的好處在於,拍攝情況為高亮度的情況下 (如本篇介紹夕陽為主) , DR模式有其他的EXR模式裡頭的HR/SN,或是手動M模式裡頭所擁有特色在拍攝模式下,可以設定800%的DR範圍。

07.jpg  
在 EXR 裡頭的 DR模式,D-Rng可以設定到800。


08.jpg  
在 M 模式下,僅能設定到400

 

測試一:

本測試照片一共有七張

1~4 張為 EXR功能裡頭的DR模式,照片順序分別以 DR100/200/400/800,而ISO值因為是AUTO400,將資訊記錄於圖說中。

5~7 張為 M 模式下 DR 100/200/400,而ISO值為求比較同樣設為100

各圖可以先紅框裡頭為重點,有額外裁切出來比較。

 

09.jpg   
1.1 A-DR100-ISO100 ( EXR模式裡 DR模式)



10.jpg   
1.2 A-DR1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11.jpg   
2.1 A-DR200-ISO100 ( EXR模式裡 DR模式)



12.jpg   
2.2 A-DR2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13.jpg   
3.1  A-DR400-ISO100 ( EXR模式裡 DR模式)



14.jpg   
3.2 A-DR4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15.jpg   
4.1 A-DR800-ISO100 ( EXR模式裡 DR模式)



16.jpg   
4.2 A-DR8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17.jpg   
5.1  M-DR100-ISO100 (手動模式)



18.jpg   
5.2 M-DR1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19.jpg   
6.1 M-DR200-ISO100 (手動模式)



20.jpg   
6.2 M-DR2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21.jpg  
7.1 M-DR400-ISO100 (手動模式)



22.jpg  
7.2 M-DR4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23.jpg  
8.1 夕陽模式



24.jpg  
8.1 圖裁切

 

測試一小結:

藍色天空亮部層次漸多,同時太陽輪廓也漸清楚

 

 

測試二:

換個場景,以一樣以 EXR 模式下,分別以 DR100/200/400/800 分別拍攝,各有原圖裁切來比較

25.jpg   
1.1 A-DR100-ISO100



26.jpg   
1.2 A-DR1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27.jpg   
2.1 A-DR200-ISO100



28.jpg   
2.2 A-DR2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
29.jpg   
3.1 A-DR400-ISO100


30.jpg   
3.2 A-DR100-ISO100 原圖裁切


31.jpg   
4.1 A-DR800-ISO200


32.jpg   
4.2 A-DR800-ISO200  原圖裁切

 

測試二小結:

太陽的形狀十分的清楚,顏色也非死白一片

 

 

測試三:

換另一個角度與取景,分別以 DR 100/200/400/800 做測試,最後並附上一張Sunset拍攝情影,本測試就無原圖裁切

 

33.jpg   
1 A-DR100-ISO100


34.jpg   
2 A-DR200-ISO100


35.jpg   
3. A-DR400-ISO100


36.jpg   
4. A-DR800-ISO200


37.jpg   
5. 夕陽情境

 

測試三小結:

同測試二,天空亮部顏色漸深,而夕陽也更美、更清楚。

 

 

 

測試四:

同測試三,換不同的場情,一樣以 DR100/200/400/800 各拍一張

 

38.jpg   
1 A-DR100-ISO400


39.jpg   
2. A-DR200-ISO400


40.jpg   
3. A-DR400-ISO400


41.jpg   
A-DR800-ISO200

 

測試四小結:

在天空亮部,自100~800可明顯看出更多層次的色彩顯現出來,在100只是看見淡藍色的一片,到了800不但藍色層次多了,同時紅色夕陽部分也漸漸顯示出來。

 

 

總結:

42.jpg   
EXR DR模式 DR800%

 


EXR 好好用,DR800% 好利害。

以一台隨手拍的相機來說,最重要的 1.快 2.使用方便 3. 效果佳,我想是最重要的。

 

1.以拍風景來說,遇到夕陽往往拍到太陽都呈現死白一片,而EXR的DR模式下800%DR設定,仍能將太陽盡可能的拍出來,而在其它天空的部分,層次也較為豐富些。

2.以測試四來說,在拍攝建築物與有較高亮度的背景下,也能將暗處與亮處都補捉到一定的程度,如此效果即使不用後製修圖,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,也是十分方便的功能。

3.比較的結果,以ISO100來說,不論是DR模式裡的DR400%或是M模式下的DR400%其實是一樣差不多的,但是DR模式可設定到800%,而M模式僅能設定到400%,這兩者差別還是有明顯的效果。同時 M 模式光圈僅有兩個可調,效果差別真的不大,同時DR也只能設定到400%,相比之下M模式實在是不怎麼實用。

4.以ISO400來說, 在大多數的場合下成像品質仍算不錯,所以在EXR下的DR模式 AUTO400是一個十分好用的設定,即使是跳到ISO400,其效果仍算一定的水準,加上可以設定DR800%,使得DR模式在一般隨手拍的情況下真的 十分的好用,你總不會希望騎車看到美景或停個紅綠燈時,拿出相機開機已經很急了,還在那裡東調西調吧?  而使用DR模式可說開機拍了就對了,根本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設定。

 

總結: 使用EXR 裡的 DR 模式,十分適合隨手拍情境下使用

如果你是那種人,是看到美景就像馬上拿出相機拍下來,或是很急的情況下想把東西拍的美一點,我想EXR裡的DR模式,可以說是適合絕大多數人使用的模式,即使是年紀大的朋友不懂,只要幫他們設定在此模式,配合DR800%的設定,各種場景都能拍的十分漂亮與傑出。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otoFor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